学校立足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科研工作坚持把论文写在丽水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丽水的伟大事业中,“两山”“两基”“两特”研究优势持续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数字化、中医药等研究特色逐步凸显。
近年来,先后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项19项,省部级研平台9个,国家级研项目90项,省级科研项目400多项,横向项目1000多项,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科研经费持续增长。
学校立足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科研工作坚持把论文写在丽水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丽水的伟大事业中,“两山”“两基”“两特”研究优势持续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数字化、中医药等研究特色逐步凸显。
近年来,先后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项19项,省部级研平台9个,国家级研项目90项,省级科研项目400多项,横向项目1000多项,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科研经费持续增长。
1.科研经费
2004-2021年科研经费图示
2.科研平台
学校持续完善“省—市—校—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有效促进人才、成果、项目等要素汇聚,推动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集聚优质资源,交叉融合。打造文创产业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聚焦主导产业,市校联动。建立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等13个市厅级平台。聚合团队人才,学科交叉。成立丽水学院生态经济研究所等34个校级科研平台。聚力技术攻关,促进转化。共建丽水学院龙泉研究院等15个产学研平台。
丽水学院省部级科研平台汇总表
序号 | 平台名称 | 平台类型 | 批准单位 | 平台负责人 | 设立时间 |
1 | 浙江省丽水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省部级科技服务平台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原:肖建中/现:林植华 | 2015 |
2 | 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 | 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省教育厅 | 原:周绍斌/现:周晓峰 | 2015 |
3 | 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叶晓平 | 2015 |
4 |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2020年更名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 | 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 | 黄元姗 | 2017 |
5 | 青瓷——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省部级科研平台 | 教育部 | 季忠苑 | 2019 |
6 |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 | 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之江科技智库研究基地) |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刘克勤 | 2020 |
7 | 中国(丽水)两山研究院 | 省高校新型智库 |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刘克勤 | 2020 |
8 | 浙江省航空航天金属导管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林伟明、朱银法 | 2020 |
特色科研平台简介
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丽水学院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智能控制与装备自动化技术和请洁生产与节能降耗技术等相关研究。近年来,作为项日负责单位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在智能控制与装备自动化和清洁生产与节能降耗等方面形成一定研究优势,授权发明专利53项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浙江省丽水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于2012年正式立项批准成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药种质筛选和控制、中药标准化种植、中药材质量控制、中药临床前研究等。平台与丽水中医药相关企业广泛合作,服务企业30多家,服务合同金额500万余元,在88家平台的对外服务能力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十。2021年,平台进一步得到丽水市政府和中国药科大学的联合支持,市政府将投入设备经费5000万元、研究经费1000万元/年,连续支持5年。
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于2017年被批准为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2020年更名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要围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经济与山区绿色发展、东部城市民族问题、畲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华人华侨与国际移民问题等开展研究。民族研究特色鲜明,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45部,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0余项,完成研究报告40余份。
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认定批成立,吸引十余家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入,服务龙泉市100余家小青瓷生产企业。中心突破了龙泉青瓷节能降耗技术、装饰用瓷产业化技术、高级青瓷的釉料配方、青瓷烧结专用窑炉工艺参数和绕结制度优化等关键共性技术,出版了专著29部,发表论文79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专利68项。
中国(丽水)两山研究院于2020年被列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培育单位,“两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基地被列为之江科技智库首批研究基地之一。研究院和基地依托中国(丽水)两山学院,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重点,专注“两山”理念和实践研究,编制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多个研究报告得到国家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承担多个GEP核算项目,到账科研经费过1000万元。
浙江省航空航天金属导管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由活江金马逊有限公司和丽水学院共建,重点开展航空航天金属导管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工作。实验室发表水平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14,获取各类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获得省级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青瓷于2019年获批,立足地域传统青瓷文化特色,发挥高校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机互动和相互支撑。基地在丽水市中小学学校建立多个合作基地,出版青瓷相关著作3部。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产研究基地是我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究、和理论研究的机构,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发展提供科学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资料信息等多方面服务和学术支撑。我校于2022年1月获批省级非遗基地,建有非遗展示馆1个,基地队伍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6人,校外聘请非遗专家6。目前,基地累计发表论文58篇,著作14部,视频102个,报告3个。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组织和参与国内外非遗活动,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实践。
3.科研项目
2004年以来学校取得国家级科研项目9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多项。
承担国家级课题一览表(自然科学类)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立项年份 |
1 | 林植华 | 虎纹蛙雌体繁殖特征的再现性和遗传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07 |
2 | 林植华 | 虎纹蛙雌体繁殖生活史特征的跨世代表达(项目编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09 |
3 | 叶挺梅 | 白杨素促进TRAIL介导肝癌细胞调亡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10 |
4 | 谢林森 | 神经网络的代数构造特征和可算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1 |
5 | 林植华 | 黑眶蟾蜍的生活史表型地理变异和分布北扩趋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6 | 陈小元 | 适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的同轴双整距绕组分块转子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2 |
7 | 朱海平 | 高维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局域结构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8 | 郑小艳 | 梨属植物DAM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其调控梨芽内休眠的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3 |
9 | 陈亚江 | 掺杂对准二维s波超导纳米器件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3 |
10 | 叶晓平 | 区域特色机电和青瓷产业全过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产业化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013 |
11 | 李小波 | 识别肿瘤基因标志物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12 | 赖宁安 | 变系数临界半线性波动方程小初值Cauchy问题解的破裂机制及生命跨度估计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 2013 |
13 | 胡笑奇 | 基于压电材料剪切模式仿尾鳍摆动无阀药泵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14 | 曹伟平 | 带电高分子链输运和凝聚态结构的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 2014 |
15 | 朱泉涌 | 几类随机非线性波方程的高性能数值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 2014 |
16 | 周武 | Git2介导的EMT或MET调控乳腺癌肿瘤转移能力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 |
17 | 吴松泉 | Tespa1在肥大细胞介导的哮喘中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 |
18 | 樊晓丽 | 无尾类两栖动物蝌蚪对食蚊鱼的行为和生理响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5 |
19 | 丁国骅 | 虎纹蛙温度诱导性别逆转的生理和分子基础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5 |
20 | 严国兵 | 基于硼自由基参与烯烃不饱和键的双官能团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 |
21 | 沈洋 | 保持结构的交互式图像及视频编辑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 |
22 | 钱旭坤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氮掺杂二维MXene的储锂性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 2015 |
23 | 赖宁安 | Schwarzschild时空中半线性波动方程解的大时间性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5 |
24 | 孙晓丽 | 基于亲水印迹技术的双酚类污染物薄膜扩散梯度水体被动采样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6 |
25 | 陈良园 | 中红外激光场中分子电离的磁场效应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 2016 |
26 | 陈娅红 | 化学图论中的拓扑指数与图谱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6 |
27 | 程丽 | 多维细分算法收敛的快速计算准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7 |
28 | 王振宇 | 基于丝状真菌生物处理改善水热处理污泥滤液性质及脱水性能的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7 |
29 | 李怀忠 | 面向可穿戴计算的行为大数据感知理论与关键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7 |
30 | 叶晓平 | 基于本体的复杂产品功能语义表示与智能分解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7 |
31 | 吴红玉 | 宇称时间对称耦合波导中相似孤子与周期背景波相互作用和怪波生成机制及调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7 |
32 | 谢林森 | 赋序Banach空间上的序性质及其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7 |
33 | 赖宁安 | 半线性广义Tricomi方程Cauchy问题解的生命跨度估计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 2017 |
34 | 陈俊超 | 非局部非线性系统的对称性和可积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7 |
35 | 张龙 | 红、蓝光对铁皮石斛栽培品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初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8 |
36 | 卫华荣 | 高能碰撞中基于横动量分布和粒子产额比的轻强子和夸克化学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 2018 |
37 | 许丽娟 | 社区老年衰弱发展轨迹预测及联合运动干预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实证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9 |
38 | 郭虹 | C_EBPα 靶基因CD93和Cebpa增强子表观遗传修饰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 |
39 | 朱海平 | 负折射率材料中电磁孤子动力学演化及可控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 |
40 | 乔芬 | 小麦孢囊线虫新效应因子Ha-63744功能与互作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9 |
41 | 洪宇翔 | 光伏电池固液相变热管理耦合传热和混沌动力学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9 |
42 | 孙晓丽 | 亲水印迹-比率荧光耦合技术用于双酚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可视化检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0 |
43 | 马力 | 以中国石龙子为模型研究有鳞类爬行动物卵滞留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0 |
44 | 刘子明 | 低温对拟穴青蟹不同形态和地理群体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0 |
45 | 程丽 | 由整数扩张矩阵所生成的Cascade算法的组合性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21 |
承担国家级课题一览表(人文社科类类)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立项年份 |
1 | 史炳军 | 构建和谐社会与沿海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07 |
2 | 王赳 | 多元政治文化视野下的英国反女性主义运动研究(1880-191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0 |
3 | 朱土兴 | 生态文明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战略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1 |
4 | 邱云美 | 旅游发展与畲族村落传统文化变迁及保护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2 |
5 | 彭兵 |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2 |
6 | 肖建中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下农村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3 |
7 | 何永达 |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演变、机理及外溢效应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3 |
8 | 田满文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低碳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3 |
9 | 郭献进 | 参与式发展视域中外援与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3 |
10 | 黄彬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4 |
11 | 陈光炬 | 浙闽赣粤畲族山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4 |
12 | 黄元姗 | 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例功能与作用的实证比较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4 |
13 | 施强 | 畲族民间文献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5 |
14 | 张银银 | 经济增长视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5 |
15 | 李国志 | 我国区域自然资源生态补偿的机制、模式与政策保障体系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15 |
16 | 洪艳 | 畲族古歌与畲族宗教科仪合化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5 |
17 | 李香珠 | 南宋浙江遗民词人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2015 |
18 | 兰俏梅 | 东南地区畲族女性学校教育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5 |
19 | 方明 | 人类学视阈下来华国际移民的融入适应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16 |
20 | 田中娟 | 浙江畲族聚居区菇民文化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6 |
21 | 王闰吉 | 唐宋禅录方俗语词江户时代日人释义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6 |
22 | 王淑莲 | 基于混合学习的城市中心学校与乡村学校协同实施机制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 | 2016 |
23 | 李德胜 | 龙泉青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 | 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 2017 |
24 | 梁立新 |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7 |
25 | 颜淑蓉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企业空间并购:机理、模式及价值效应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7 |
26 | 雷艳萍 | 畲话中的畲族文化典藏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7 |
27 | 沈其旺 | 中国龙泉青瓷创新工艺研究 | 2018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一般项目 | 2018 |
28 | 陈旭堂 | 我国电子商务驱动乡村振兴 |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国家级研究课题(自筹) | 2018 |
29 | 李庆华 | 互联网+视阈下畲族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8 |
30 | 刘美娟 | 地名用字搜集整理、形音义研究与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 2018 |
31 | 吕国光 |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教育与代际流动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 | 2018 |
32 | 王拥军 | 龙泉青瓷海外流散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 | 2018 |
33 | 吴新伟 | 《泉涧》 |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 2019 |
34 | 王赳 | 20世纪英美女性主义思潮及其时尚表达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9 |
35 | 郭献进 | 东南地区民族乡村振兴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19 |
36 | 陈玉玲 | 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百年历程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 | 2019 |
37 | 韦丹辉 | 湘桂邻界地区少数民族水利文化历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2019 |
38 | 田钊平 | 解决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 | 2020 |
39 | 陈小珍 | 五臣注《文选》音注整理与音义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 | 2020 |
40 | 王昀 | 返贫的信用防范长效机制与循数治理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 | 2020 |
41 | 方明 | 宗教科仪用书与畲族仪式生活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2020 |
42 | 陈光炬 | 民族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度重点项目 | 2021 |
43 | 邱云美 | 文旅融合背景下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度一般项目 | 2021 |
44 | 王闰吉 | 中国历代禅录日本训释材料数字化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度一般项目 | 2021 |
45 | 周莉 | 工艺美术创作 |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 2021 |
4.科研成果
2004年-2020年学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0多篇,出版专著400多部。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8项,授权发明专利600来项。
2004-2020年我校教职工学术论文发表、出版专著情况统计表
年份 | 发表论文数 | 四大检索收录数 | 一级期刊数 | 专著、编著 |
2004 | 451 | 19 | 44 | 2 |
2005 | 741 | 42 | 60 | 2 |
2006 | 594 | 59 | 90 | 1 |
2007 | 630 | 85 | 132 | 1 |
2008 | 469 | 42 | 91 | 174 |
2009 | 427 | 28 | 79 | 4 |
2010 | 415 | 31 | 77 | 5 |
2011 | 632 | 26 | 65 | 12 |
2012 | 448 | 38 | 63 | 6 |
2013 | 707 | 39 | 113 | 11 |
2014 | 688 | 72 | 114 | 27 |
2015 | 641 | 54 | 86 | 10 |
2016 | 557 | 63 | 89 | 24 |
2017 | 510 | 53 | 73 | 31 |
2018 | 458 | 63 | 73 | 26 |
2019 | 416 | 68 | 75 | 38 |
2020 | 405 | 75 | 93 | 37 |
汇总 | 9189 | 857 | 1417 | 411 |
2004-2021省级及以上科研获奖一览表
序号 | 获奖人 | 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 | 奖励等级 | 获奖年份 |
1 | 叶挺梅 | 菊米对心血管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其提取技术研究 |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08年 |
2 | 王闰吉 | 《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 | 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3 | 刘美娟 | 《浙江地名疑难字研究》著作 | 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 | 二等奖 | 2014年 |
4 | 田中娟 | 艺术文化视野中的浙西南菇民山歌 | 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5年 |
5 | 李小波 | 识别肿瘤相关基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2016年 |
6 | 李小波 | 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 一等奖 | 2017年 | |
7 | 沈其旺 | 中国古代水墨画造型观研究 | 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7年 |
8 | 王闰吉 | 无著道忠禅语考释集录与研究 | 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7年 |
9 | 朱强根 | 毛竹林笋材定向培育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2018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一等奖 | 2018年 |
10 | 程科军 | 山区特色药材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 | 2018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一等奖 | 2018年 |
11 | 金爱武 | 视频图文版毛竹定向培育技术 | 第八届梁希科普奖(科普作品类) | 一等奖 | 2019年 |
12 | 张文辉 | 基于视觉导引的工业机器人自主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 201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 | 三等奖 | 2020年 |
13 | 陈光炬 | 东部民族地区城乡融合绿色发展调查研究——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 |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 | 三等奖 | 2020年 |
14 | 邱云美 | 凤凰涅槃——旅游语境中的浙西南畲族文化变迁研究 |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奖 | 三等奖 | 2020年 |
15 | 彭兵 | 社区理论视角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 |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 二等奖 | 2021年 |
16 | 叶晓平 | 区域特色机电和青瓷产业全过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浙江省科技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2021年 |
17 | 周云杰 | 偶戏缘情:处州提线木偶戏的艺术钩沉 |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021年 |
18 | 余厚洪 | 基于族群凝聚视域的浙江畲族档案记忆研究 |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