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校举行“办学115周年”系列活动之“融合共享 合创共赢”校地合作签约大会,与兄弟高校、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等签订10多项人才及科技项目合作协议,共谋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贡献创新力量。
丽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彩柳,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何卫宁,我校党委书记王利琳、校长李俊杰等校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兄弟高校嘉宾,市直有关部门、县(市)区、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副校长汪亚明主持大会。
李俊杰代表全校师生向出席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给予学校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作为丽水人民自己的大学,学校始终把服务好丽水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2021年10月,学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得教育、农业、护理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标志着我校正式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高校行列,为升格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按照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内涵建设,聚力内部治理。他强调,学校在积极推进内涵建设过程中,立足地方需求和实际,坚定走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道路,努力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为丽水创新实践“两山”理念,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李俊杰表示,此次合作签约,标志着我校与各县(市)区、经开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必将成为双方发展史上的新起点。他相信,依托双方优势,寻求合作对接点,必将有力地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力的人才支持,增强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行业产业优势,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添砖加瓦。
卢彩柳在致辞中代表市政府向丽水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表示,丽水学院作为丽水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是丽水生态经济、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主阵地;学校扎根处州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发展同向同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始终牢固树立“服务绿色发展”的办学定位,紧密对接行业和产业需求,持续提升服务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校地校企合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卢彩柳就进一步推动市校融合发展,助力丽水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站在人才强市和科技兴市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校地、校企合作新要求。二要立足我市实际,整体推进,不断增强学校服务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探索创新,大力拓宽校地、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力实现合作新突破。三要加强协作,构建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狠抓落实,积极开创合作新局面;明确责任,确保合作项目落到实处。
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何丽明在致辞中,祝贺丽水学院办学115周年,并向在座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他指出,丽水是“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先行实践地。丽水学院服务生态文明的办学与纳爱斯在生态方面的实践高度契合,双方都致力于投身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的建设。他坚信,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共同的追求,彼此都怀揣着一颗振兴丽水的赤诚之心,都有着“两山”转化向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双方的合作,定能成为美丽经济的标杆、生态产业的高点,共同谱写出丽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经济发展的全新篇章。




校地合作是促进学校和地方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此次签约分为人才合作、校际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四大类别,涉及教育、中医药、智能制造、半导体产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人才合作中,我校与柔性引进的四位高层次人才进行了现场签约。校际合作中,我校将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本地龙头企业共同开展厚朴和黄精两种丽水产中药材的化学成分、道地性药材标准与生物学功能研究,为基于丽水特色药材的新药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校地合作中,我校分别与市经济开发区、莲都区、缙云县、市经信局签订共建一系列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校城融合”助力丽水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校企合作中,我校将与纳爱斯集团共建生态综合园创新平台,在产业合作、人才引育、技术创新、教育实践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签约大会现场还举行了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走进丽水”出征等其他活动。
会后,举行了“走进丽院”考察活动,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前往我校校史馆、青瓷艺术馆、科研与地方服务成果展示馆参观。
【责编:沈一峰;二审:张俊霞;三审: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