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水光: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发布者:唐蓓芳发布时间:2022-05-12浏览次数:290


【人物名片】童水光,男,浙江衢州人,我校(原国防技校)77级机械专业毕业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副总干事、常务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浙大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设计及仿真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的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锅炉热力学分析与仿真系统的研究、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2017年,童水光凭借“大功率船用齿轮箱传动与推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改革开放之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我校校友童水光教授正是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员,他大步行走在科研路上,惊才绝艳,留下一路芬芳。

上世纪90年代童水光作为引进人才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征程上,他和科研团队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但在曾经,由于受技术的限制,我国大型舰船动力传动与推进装置主要依赖进口,而这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国防安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童水光教授针对这一困境,带着自己的团队成功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振动和低噪音船舶动力推进系统,并实现了我国大型舰船动力传动与推进装置的自主设计制造,这大大推动了我国大功率船舶的快速发展。

此外,还在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的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锅炉热力学分析与仿真系统的研究、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等科技领域有所涉猎主持完成了二十余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为机械工业的“两化融合”和机械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做出重大贡献2017年,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上,童水光教授及他的团队“大功率船用齿轮箱传动与推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报国之忠莫如荐士负国之罪莫如蔽贤”,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1994年开始,童水光教授开始指导博士至今共培养了博士生53人,硕士生73人,博士后21人,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为祖国的富强道路撒下了希望的火种。近五年,他的学生毕业后多就业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苹果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也有部分学生在浙江大学等高校中为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潜心研究累硕果,刮磨淬励谋发展,科技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团队的力量。童水光教授的研究团队凝心聚力,齐头并进,共同创造了许多科技硕果:团队已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共31项,其中童水光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化工装备CAD》教材和《逆向工程技术》著作各一本,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单篇引用次数高达1265,获授权国家专利86项。研究团队每年都在吸引着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加入,优秀的新鲜血液为团队带来了无限生机,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程。

社会服务也是童水光教授在进行项目科研时突出的重点。在社会服务中,他积极寻求合作,做了一些突破性的应用研究开发工作:1994年与首钢集团合作的“168MN液压机的结构分析”,打造出当时世界最大吨位的液压机;1999年与镇海石化合作“15万立方米原油罐”,打造出当时世界容积最大的原油罐;2002年与上海石化合作对重200吨起吊高度70米的“大型薄壁焦碳塔起吊设计”进行了分析;2006年与杭氧透平机有限公司共同研制“3至6万吨氧压机,获国内首台套;2007年与青年汽车集团合作“快速公交车的结构设计分析”进行研究,获国内首台套,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问题;2007年与沈鼓集团开展“百万吨乙烯工程裂解气压缩机结构设计分析”,是国际上最大的压缩机,一国产后的压缩机比进口的价格低亿元,为国家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和国内某国防单位合作“某型号制导航弹气动外形设计及机弹分离气动特性研究”进行研究。此外,他助力于一百余项的地方和企业合作项目,协助建立常州、天津、包头、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建立昆山、自贡创新中心,开展区域产业技术研究。守正创新,务实求进,这些合作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做了重大贡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019年,我校第十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开幕,童水光教授回到母校,并作了“中国梦,创新梦”科技论坛专题报告。讲座中,围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进程,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主题,分享了自身研究方向的创新点,启发同学们用创新的思维去从事学习和研究。殷殷期盼,谆谆寄语,他以自己几十年来如一日奉献科研的精神鼓励同学们以努力踏实的态度,以全球的思维角度,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奋斗,共同推进信息和工业化进程。


关闭